初選評審對12部入圍作品的評語撮要

輕鬆的手法訴說沉重的議題, 把超人代入現實社會狀況,充滿心思。

一個13歲小女孩在父權社會下,如何尋找身份,處理相當出色。

動作流暢,角色設計充滿心思, 對白有趣。 香港難得的動作與喜劇兼備的動畫。

片中主角重遇四年前的自已,作品中的靜默與流白,都處理出色。

一部流麗意像拼貼而成的Diary Film,以私密情感訴說一段集體記憶和內在狀態。

作品細膩地展現一種壓抑情感,但同時流露極具爆發力的殘酷青春。

小演員出色的演出,突顯了原生家庭與寄生家庭的分別,讓人印像深刻。

雖然導演看似在片中隱身,但其實她的聲音一直出現,詩意地訴說異鄉人的故事。

小演員演出真摯,把一個活於建制下渴望自由的故事,表露無遺。

2019後遺症、同代人的處境、兩代人之間的對話等細節,均處理出色。

紀錄在香港最低潮之時,被攝者作為跨性別人士的前線社工,到底如何自處,同時也程現了拍攝者的反思與自省。

拍攝「記協」前主席陳朗昇,導演的近距離貼身紀錄,讓觀眾認識到主角最真摯一面,這個時代拍攝一位記者,很難得。

影意志獨立短片獎 2025


Say what you are, not what you would like to be, not what you have to be, just say what you are, and what you are is good enough.” John Cassavetes

源起

面對香港部份重要的短片競賽停辦,及削資情況,令一些具潛質的短片可能一時無法得到更大發表渠道和獎勵,加上近年不少創作人散落世界不同角落,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比賽,能提供平台讓有志的獨立電影人發表其作品,並得到受肯定的機會。

初選評審成員

黃靜

電影與視覺藝術策展人、寫作者,現居倫敦。

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視覺人類學碩士,英國香港電影節的聯合創辦人及節目總監,東亞及東南亞策展人影像組織Archipelago的共同創辦人,及為倫敦Migration Museum的策展人。 

張嘉芸

監製、策展人及研究員

張氏在香港出生及成長。畢業於香港大學德文及法文系、柏林洪堡大學文化研究碩士。居德期間參與Wave of Freedom – Taiwan & Hong Kong Film Festival (柏林,2023)、The _________ H-Ville (美國新墨西哥州,2023)的策劃。張氏憑藉其跨領域的經驗,製作與女性主義及移居議題相關的作品(節錄):《Ling’s Request》 (籌備階段,短片動畫,德國法國聯合製作)、”Exclave” (2023,聲音裝置,柏林Brotfabrik)。

現為歐洲電影學會市場策劃部門主管

張小踏

動畫導演、大學講師、插畫師。

出生於香港,非常著重手繪筆觸的繪畫方法,喜歡不完美及不標準的畫。插畫及動畫作品曾於 M+、Art Basel、Fine Art Asia、大館及 Time Square 等地方展出。曾參加逾100多個國際影展、橫跨30多個獎項及40多個國家。2021年,憑動畫短片作品《 極夜 》入圍第58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動畫短片 」。

李銳俊

澳門人,目前為居住台北的藝術工作者。

曾為澳門石頭公社、婆仔屋藝術空間(牛房倉庫)創始成員。在藝文領域工作多年,主要從事跨媒介的劇場創作,探索當代的美學及表演形式,嘗試不同的實驗可能。曾為藝術空間策劃、紀錄片監製,也曾經營過書店,目前從事編輯工作,以出版社會人文書籍為主。

崔允信

影意志 藝術總監

決選評審團成員

陳慧

著名作家、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副教授。

於香港出生、長大,受教育。從事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及小說創作多年,出版小說、散文二十餘本,小說《拾香紀》獲第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弟弟》獲台灣文學獎金典獎(2023),並有多篇中、短篇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最新作品為《小暴力》。

張小踏

動畫導演、大學講師、插畫師。
出生於香港,非常著重手繪筆觸的繪畫方法,喜歡不完美及不標準的畫。插畫及動畫作品曾於 M+、Art Basel、Fine Art Asia、大館及 Time Square 等地方展出。曾參加逾100多個國際影展、橫跨30多個獎項及40多個國家。2021年,憑動畫短片作品《 極夜 》入圍第58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動畫短片 」。

李銳俊

澳門人,目前為居住台北的藝術工作者。

曾為澳門石頭公社、婆仔屋藝術空間(牛房倉庫)創始成員。在藝文領域工作多年,主要從事跨媒介的劇場創作,探索當代的美學及表演形式,嘗試不同的實驗可能。曾為藝術空間策劃、紀錄片監製,也曾經營過書店,目前從事編輯工作,以出版社會人文書籍為主。

林森

香港人,電影導演,曾執導劇情長片《少年》及《窄路微塵》。

林家威

定居日本的馬來西亞導演。

2005年學生作業『尋車』入選釜山電影節亞洲電影學院。處女長片「其後」(2010年)入選香港國際電影節,大阪亞洲電影節,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等。之後在中國,香港,日本,東歐各國陸陸續續拍攝了10部長片。2020年 電影”Come and Go”入選東京國際電影節等

2022年 電影「Your Lovely Smile”入選愛塞利亞塔林國際電影節等

2023年 電影「Everything, Everywhere」入選愛塞利亞塔林國際電影節等

報名
  • 比賽章程下載 (報名前請先下載細閱): https://shorturl.at/uqMSu

    報名連結:https://shorturl.at/HmFmf

    截止日期:

    2025124日(星期五)

  • 獎項:
    金獎 Gold Prize 1
    得獎證明書一張、 Keep Rolling現金獎US 5,000
  • 銀獎 Silver Prize 1
    得獎證明書一張、Keep Rolling 現金獎 US 2,000

  Keep Rolling Award 2

各得獎人可獲得獎證明書一張、Keep Rolling現金獎 US 1,000

入圍名單公佈日期: 20252月中(暫定) 入圍作品放映:
2025
2月下旬 – 3月中 (暫定) 獎項公佈及頒獎日期 頒獎日期:2025328(暫定)

放映地點:稍後公佈

頒獎方式:稍後公佈

比賽規則

       

         

  • 不限年齡,只需有香港永久居⺠身分證、不論是否「三粒星」、不限國藉 
  • 202212月或之後完成的短片作品
  • 題材、類型、拍攝形式不限
  • 影片使用語言不限,需附有中英文字幕
  • 短片長度: 不超過30分鐘 (片頭片尾包括在內)
  • 每位參賽者可提交多於一份作品,曾參加其他比賽或影展,或曾於其他比賽中得獎的作品,亦合符參賽資格,若提交多於一部作品,請就每份作品個別提交一份報名
  • 所有報名的個人資料只供是次申請核實及聯絡之用,比賽過後將刪除
  • 所有參賽作品將由評審團評選,評選結果及獎項皆由評審團決定
  • 參賽者必須為該作品的唯一版權擁有人(學生作品或獲其他短片獎項資助的作品,需自行跟所屬學校或機構協商,亦需附上校方或該機構的授權證明)
  • 報名者須擁有影片中原創的影像和音樂版權,影片中如有挪用之影像及音樂素材必須取得版權許可
  • 若發現提交不實資料或違反參賽規則,主辦方保留取消其參賽/得獎資格之權利              

*提交參賽作品及填寫報名表格前請詳細閱HKindieFA比賽詳情及細則

*本參賽規則以主辦方解釋為準,主辦方保留最終修改及解釋之權利

報名

    費用全免

  • 請填妥以下報名表及附上參賽影片連結:              

      forms.gle/VEGpApXxgpktavq27

  • 報名者務必填上聯絡資料(包括電郵及電話)
  • 請把參賽影片screener連結link貼於報名表內指定選項中,YouTubeVimeo連結link須設定為不公開的私人連結,如設有密碼,必需填寫,影片連結有效日期需設定至2025331
  • 作品一經遞交,便為參賽作品的最終版本,不接受事後的修改或更換
  •